合作微信,电话:
15550020008

脐灸 ,督灸提升身体免疫力

发表时间:2022/12/08 20:48:25  浏览次数:1504  
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 【大】

太极盘古脐灸,督灸,三里灸,三灸结合提升身体免疫力


艾灸一直被大家所重视,艾灸提升身体体质和免疫力也自古为国内外健康人士的推崇,国内推崇的脐灸,督灸,三里灸正是提升免疫力的直接方法,很多医院诊所,养生机构基本上都有这些项目,我们鸿玉堂中医研究院也非常擅长于各种灸法的研究与推广。
脐灸
脐灸又称为元气灸,神阙灸,主要功能增强人体元气,扶正祛邪,是中医的一种疗法,即在肚脐上隔药灸,利用肚脐皮肤薄、敏感度高、吸收快的特点,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,透入肌肤,刺激组织,以调和气血,疏通经络,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。
第一法:艾炷直接灸。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(1厘米左右)施灸,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。每次灸15~30分钟,每日1次,连灸10次为1疗程。全年可不定时灸3~5个疗程,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。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、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。
第二法:鸿玉堂神阙隔药灸。我们又成为太极盘古灸,把特制隔药灸饼覆盖于脐上,运用艾灸仪,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。每次灸30分钟,隔日1次,每月灸10次,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、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。


第三法:特制艾粉熨烫脐疗。将生姜粉,附子粉,或者其他可以强身壮阳的热性中药粉和蜂胶,鹿角胶等混合,用微波炉加温或者其他方法加热,然后直接敷在肚脐上三十分钟。

鸿玉堂太极盘古灸
肚脐隔药灸的作用
1、健脾和胃,升清降浊
脐疗可增强脾胃机能,使升阳得升,浊阴下降,以健脾止泻,和胃降逆。用于胃痛、反胃、痞满、呕吐、泄泻等。
2、通调三焦,利水消肿
脐疗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,使气机畅通、经络隧道疏通,能促进代谢,缩减脂肪。用治小便不利、腹水、水肿、肥胖等。
3、调理冲任,温补下元
冲为血海,任主胞胎,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、胎、产息息相关,故药物温脐可以调理冲任,理气养血,固经安胎。临床用于妇女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带下、崩漏、不孕及黄褐斑、面色萎暗等证。
4、.通经活络,行气止痛
脐通百脉,温热药贴脐后,能够通经活络,理气和血,达到"通则不痛"。适用于肠麻痹、痹症,手足麻木及诸酸痛证。
5、敛汗固表,涩精补虚
脐疗能收敛人体的精、气、神、津,调节脏腑阴阳平衡,调整体质,使气血调畅,营卫通利,帮助入睡。临床常用于治疗自汗、盗汗、带下、久泄、梦遗、滑精、惊悸、失眠等。
6、防病驻颜,养生延年
脐为先天之命蒂,后天之气舍,是强壮保健的要穴。脐疗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,有活化细胞、润肤驻颜、紧致肌肤的作用。具有补脾肾,益精气,抗老驻颜之功。用于虚劳诸疾,神经衰弱和预防保健,回春延年。

督脉铺灸
督脉铺灸是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独特施灸方法,因在背部督脉正在中铺艾点火,形如长蛇,也称为“长蛇灸”。
督脉铺灸督脉铺灸,主要影响督脉,华佗夹脊,足太阳膀胱经,对各种虚寒体质,免疫力低下,肺炎,支气管炎,肺虚,哮喘效果非常显著,也常被医院用来治疗各种顽固性哮喘,肺炎,强直性脊柱炎的常用手段。督脉是人体的最主要的阳脉,素有阳脉之海的称呼,统领全身六条阳经,手三阳,足三阳,有效提升人体阳气,增加人体免疫力。
督脉铺灸的特点
督脉铺灸面积广、艾炷大、火力足、温通力强,收效快捷,是一般灸法无法比及的。
督脉铺灸施灸部位:
铺灸以背部督脉经络施术为主,取用督脉正中线上自“大椎”至“腰俞”穴为止。共计13个穴位。
督脉铺灸治疗病症
督脉铺灸法益主要用于强直性脊柱炎、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、支气管哮喘、慢性胃病、慢性腹泻、妇女痛经及年老久病、虚损劳伤。铺灸法益肾壮堵、温阳通脉、散寒止痛,注重调理脏腑,改善体质,增强抗病能力
督脉铺灸材料准备
陈艾绒,姜泥,铺灸药粉(自行选择)
陈艾绒细软如棉,经长期风干后油质已挥发殆尽,易燃烧,速度缓慢,烟雾小,不易灭,火力均匀、温和、持久,渗透力强,能窜透肌肤,直达组织深部。督脉铺灸每次需要用陈艾绒200g,搓成三棱锥体形的条状,长度约10cm左右,搓好备用。
姜泥或蒜泥
施灸部位常需要铺垫姜泥或蒜泥,一般用老姜或大蒜500g,捣成泥糊状。姜泥或蒜泥应该捣成现用,不宜久放。大蒜中含有挥发油的大蒜素,有较多的粘性液体,对皮肤的刺激性比较强,灸后发泡较大
铺灸药粉多选用祛风除湿、活血化瘀、通经止痛药根据不同需要自行配方制成。可以先不使用药物,进行施灸。
督脉铺灸操作流程:


督脉线居于中向两侧,有一定的铺灸宽度,所以也包括了脊柱两侧的夹脊穴、背俞穴。
1. 病人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,先蘸点姜汁擦拭施灸部位。沿脊柱正中线均匀撒铺灸药粉覆盖局部皮肤,厚度约0.1cm,宽度约5cm
2. 将捣碎的姜泥、蒜泥或自行配制的药泥铺在药粉上,厚度约2cm,宽度约5cm,从大椎 至腰俞铺成带状。铺姜泥、蒜泥或药泥时不宜过薄也不宜过厚,过薄则灼热感太强,过厚则热力不够而渗透力较差,
3. 药泥/姜泥带四周的底凹处,如腰部两侧用干棉絮垫平,以免汁液外溢。药物敷置总共分三层,底层是“铺灸药粉”,中间一般是“姜泥”或“蒜泥”(也可以是特制的药泥),最上层铺置艾绒。
4. 轻轻按压药泥带的中间部位,使两边微高,中间凹陷。将时先捻成的三角状艾绒条,分段放在药泥带中央的凹陷槽内。分别在每节艾绒条的头、身、尾端将其点燃,分三段自行燃烧,施灸时患者体表皮肤温度可达45°C,有灼热痛感,此时可以在患者背部自上而下轻轻按摩,使灼痛感扩散。
整个铺灸约需要1-2个小时
5. 艾灸结束后,移除艾灰及药泥,温水擦洗施灸部位,用热毛巾轻轻擦干即可。
督脉铺灸后注意事项:
1、若用斑蝥粉、大蒜泥等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铺灸,在施灸后背部充血潮红,随渗出液体增加局部表皮出现小水泡,小如栗米,大如鸡卵。应该保护水泡不要碰破造成感染,睡时应该侧卧或者俯卧。
2、为了使病邪排除干净,水泡尽量养的老一些,超过3天后才能挑破放水。放水的时候用消毒针引流,在泡的下端边缘刺破引流,刺泡的时候,沿督脉自上而下,逐一引流。引流时出水务尽,以使病邪排干净。放水后用龙胆紫药水外擦,以助收敛结痂,不必外敷纱布。重者可以使用三黄膏外敷以防感染。灸后3个月灸疮结痂脱落,皮肤无疤痕。局部表皮有色素沉着。
传统的隔药饼督灸操作方法:
这个方法融合了中药渗透,艾灸的双重作用,将常用的姜,蒜,铺灸粉等做一个药饼,铺在督脉上,然后再结合艾灸的一种方法。操作简单,效果可靠,目前已经是很多医疗机构,养生院的传统督脉铺灸改良技术了。
新型药墨督灸的配置方法
这是一种新的铺灸技术,采用新科柔性蜡和松烟墨粉配制而成,加热后外敷脊柱上就可以。
特点:简单方便,快速有效。
操作方法,用生姜在脊柱,膀胱经涂擦后,将药墨铺灸用微波炉或者小锅加热3-5分钟融化,温度合适从大椎到尾椎敷上,每次操作30分钟即可,简单方便有效。
三里隔药灸
足三里是身体强壮的大穴,经常灸足三里可以强壮身体。经大量病例证实,常灸三里穴,的确能在短时间内强身健体,提高人体免疫力,增强抵抗力。
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.胫骨边缘处。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,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、增强抗病能力、调理脾胃、补中养气、通经活络、疏风化湿、扶正祛邪等功效。古今中外的大量实践证明,足三里是一种防病强身之本。
足三里抗衰老效果很好,对身体有很大帮助。艾灸足三里穴,可使胃肠道蠕动强而规律性,能增强各种消化酶的活力,协助消化;在神经系统方面,可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,改善大脑皮质细胞的工作能力;在循环系统.血液系统方面,能改变功能,调整心律,增加红细胞.白细胞.血色素和血糖量;它具有双向调节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,增强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。
足三里艾灸方法:运用悬灸每个足三里艾灸20分钟;如果嫌麻烦,可以用随身灸每个穴位30分钟。
隔药灸的操作方法:

在足三里穴贴上特制隔灸饼,在上面加上随身灸30分钟,这样不但有艾灸的效果,还可以将艾灸的热力透入穴位深处以及还有药物渗透穴位增加效果。
联系我们,有详细的操作视频赠送,微信,电话:15550020008,岳老师

另外我们还有详细的艾灸拓客详细流程,按照我们的操作模式,可以迅速打开知名度,引流客户,让您的店里不缺客户。



文章评论
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 未登录,点击登录
联系人:岳老师,电话,微信: 15550020008
版权所有:鸿玉堂 京ICP备2021022819号-1 网站管理

北京鸿玉堂中医研究院

北京地址:北京朝阳区立汤路206号